統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基本要求,是中央農辦等多部門印發《關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關于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等多份文件的要義所在。但據媒體近期披露的消息,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檢查組仍然發現一些地區農村改廁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技術銜接不到位、推進力度不到位、管護運維不到位等問題,導致農村廁所革命淪為“簡單改廁”,建成的生活污水設施卻無法處理廁所糞污,統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與污水治理目標落空。
2020年是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之年,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農村廁所革命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必須針對問題、改進工作,加大力度、乘勢推進,堅持把改廁與政治一體化認識、與污水一體化治理、與作風一體化改進、與管護一體化運行,才能如期實現農村廁所革命目標。
改廁與政治一體化認識。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中央領導同志近年對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今后一個時期,必須進一步提高對農村廁所革命政治站位的認識,自覺放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加深認識;必須進一步強化前瞻思維、強化群眾意識,認清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和不足,催生農村廁所革命的內生動力;必須破除類似農村改廁是基層的事、是某部門的事這樣的認識誤區,用頂層設計、部門統籌、上下聯動的辦法強力推進。
改廁與污水一體化治理。對已建或擬建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村莊,采用集中納管模式,將包括廁所糞污在內的農戶生活污水全部排入集中收集管網,由村莊污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對居住相對分散、農戶附近有綠地的村莊,采用分散處理加就地澆灌模式,先以單戶或聯戶生物處理方式,將農戶所有生活污水一體化處理成達標尾水,再就近回用灌溉農戶菜地或綠地;對居住較為集中擁擠、農戶附近缺乏綠地的村莊,采用分散處理加氧化塘模式,將以單戶或聯戶生物處理后的尾水,通過村內道路的邊溝、明渠輸送至村邊的氧化塘進行再處理,最終形成多功能景觀生態水體。
改廁與作風一體化改進。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把改廁與作風改進一體化推動,把改作風挺在改廁所的前面,要挺起“科學求實、為民服務”的作風。對每一村每一戶究竟適合何種改廁模式、每種改廁模式到底該是什么樣、存在的不足應該怎么解決等關鍵問題,都要研究透徹,再向農民推薦和服務。要挺起“排除干擾、依法辦事”的作風。各級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要嚴格落實招投標管理制度,守好責任田,排除干擾、依法辦事,真正把廁所革命推進到位,確保讓上級信得過、讓農民用得好。要挺起“滿意第一、農民至上”的作風。堅持把農民是否滿意作為衡量農村改廁成功與否的第一標準,自覺做到農民不滿意、絕不算完活,農民說滿意、再累也心甘。
改廁與管護一體化運行。要建立專業隊伍。農村廁所管護機制運行之初,以鄉鎮為單位與運行企業簽訂政府購買服務協議,運行企業在每個鄉鎮設立廁所管護服務站,在每個村設立1名至2名兼職廁所管護員,管護機制常態化運行后,鼓勵以鄉鎮或村為單位建立自己的專業隊伍,提供專業服務,逐步實現自我運維服務。要組織專項管護。重點管護一體化設備預處理單元的格柵井、沉砂池、調節池和生物處理單元的曝氣泵、生物菌劑、攪拌設備、消毒設備以及后處理單元的沉淀池、清水池,檢查是否處于良好狀態,管護普通戶廁的三格化糞池是否滲漏、第三格是否外溢、節水型高壓沖水廁具是否完好等。要健全專門機制。重點在政府、村委會、企業、農戶等四方力量如何共擔費用,以及管護服務如何運行、檢查考核如何實施、績效獎懲如何掛鉤等問題上要形成制度約束,用健全長效的機制保證改廁與管護一體化穩定運行。
來源:人民網
注:凡注明來源的作品,均轉自他處,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